11月30日上午,浓雾散尽,冬阳初照,平江工业园华文食品项目车水马龙,机器轰鸣,一幅热气腾腾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。
整洁的食品生产车间一角
投资近2亿元建成的标准化鱼制品生产车间里,上千名员工正在紧张作业。经过精选、浸泡、油炸、卤制、配料、包装六道工序,来自南海的优质深海小鱼,被加工成一包包美味的“劲仔小鱼”。
另一个正在新建的豆干车间投资近亿元,两条自主研发生产线已经组装完成,将于12月底正式运行,可日产7000件“劲仔豆干”。
华文食品是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先企业,公司生产的“劲仔小鱼”已成为国内休闲鱼制品的第一品牌,休闲豆干的销售规模也处于全国前列。目前,“劲仔小鱼”已通过欧盟“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”认证,正销往美国、加拿大等海外市场。
休闲食品市场持续增长,对生产场所的要求也逐渐提高。多年来,华文食品一直谋划整合资源,新建一个更高规格、工艺、标准的生产基地,而这一战略性投资,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长远发展,非常慎重。
起初是平江老乡引荐,再经过多番考察,华文食品的决策者发现,无论是从地理、交通、园区建设,平江工业园都非常符合公司的要求,加上该县对公司的发展非常关心,园区对项目投资中的困难尽力帮扶解决,最终选择到此落户。
初到此地,就迎来了开门红。华文食品副总经理刘特元介绍:“今年,公司已实现年产值10亿元,预计明年可以做到14个亿。继洛阳生产基地之后,还有四个厂明年会搬过来。”
时近年末,更是喜事连连。11月初,华文食品成功引进联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团的战略投资,投资额3亿元。届时,开发生产高蛋白植物饮料新项目,又需120亩土地。
“去年6月签约,这里8月份时还是荒山,12月份就建成投产。多亏园区对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,成立专门服务队伍,专人协助企业从手续办理到促产促建的‘一条龙’服务。要换在外地,一年才能建成投产,这是家乡工业园才有的高效!”回想起一年多来公司的飞速发展,刘特元感慨不已。
打好亲情牌乡友招商,全力创优投资环境,尽力创造投资条件,竭力提供优惠政策,让域外老板落叶归根、回乡创业。华文食品就是平江工业园通过“引老乡,建家乡”活动入园的示范引领企业,也是工业园招商引资、稳步发展的缩影。
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,近年来,平江工业园迎难而上,发挥区位、资源优势,主动创新、攻坚克难,实现了稳中求进,在全省省级工业园区中进入“省级十强”,并先后被省政府授予“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”“省级创新创业基地”“产城融合示范区”以及“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”等。
借助“园区十条”的政策东风,平江工业园根据宜业、宜居、宜游的思路,对整体规划重新进行修编。专门聘请新加坡裕廊国际规划公司,依托“产城融合、工商并举”的理念为园区重新进行规划,将伍市镇、园艺示范中心作为工业园的服务配套区,形成“一江串珠有绿绕,左工右居两相宜”的整体布局。
根据平江传统产业优势,园区快速优化产业结构,明确“绿色食品、新材料(石膏、云母纸、金属粉末)”两大主导产业,逐步形成自身独有的产业特色。并紧紧围绕两大主导产业,创新招商六模式,全力把好招商引资“方向盘”。今年,园区成功引进产业项目17个,招商引资额突破27亿元。
创新管理,优化服务,才能提升集聚效益。平江工业园在土地集约和服务上创新管理方式,对不良企业腾笼换鸟,引进新项目,促进产业聚集,增强经济效益。近年来,共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和置换企业用地近600亩。
园区坚持服务至上,推行“二号公章”,使手续办理从原来需要183天缩短至35个工作日左右。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制,配备专人协助企业从手续办理到促产促建的“一条龙”服务和一包到底的“保姆式”服务,让业主省心、安心、放心。对已入驻的企业,制定完善四联帮扶制度,保证每家企业有一名干部帮扶。
通过系列措施,园区聚集效应明显,形成食品、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。其中食品类企业已初具规模,产生6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多个龙头企业,食品产业今年产值将破100亿元,园区已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主战场。
发展与生态如何并举?工业园思路明晰,坚持发展低碳经济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园区与各企业负责人签订环保“军令状”,并与县环保局联合行动,对企业明察暗访,若有违规排放的将依法处以重罚与关停措施。近年来,已对8家高污染企业关停,置换一批高新、低碳企业,推动绿色经济倍增长。
绿色与发展共赢,守成与创新并重,开发与集约共生,使平江工业园成为客商眼中一道色香味俱全的“特色菜”。按统计口径计算,平江工业园预计2016年产业集群总产值将突破190亿元,税收达到2.92亿元,增长率在22%以上。
如今,平江工业园已然挺起了“工业强县”的脊梁,也依然保持着最纯净的生态底色,奋力谱写着产业集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新篇章。